Boost Your Efficiency with Real-Time Note-Taking

即時記錄如何提升生活效率

我們是不是都有過以下這些經歷:

  • 出門前不斷提醒自己要記得去麵包店買第二天早餐,但經過麵包店時卻完全沒有想過要走進它;
  • 工作上待辦事項/緊急任務太多,少不免一天結束後,有一兩件還滯留在被佈置的那一刻;
  • 在看書時覺得這段話寫得太有共鳴,但看完整本書後想再回想,已經沒辦法複述出那段話,以及當時被文字震撼到的心情;
  • 走在路上突然迸發出了靈感,回到家或者公司已經忘記是什麼,只覺得微微遺憾。

由此,我們需要理解「短期記憶」(“short-term memory”, “primary memory” or “active memory”)的概念。它是一種記憶類型,可在大腦中讓少量資訊處於啟用狀態,於短時間內使用。通常短期記憶的的持續時間在5-20秒,最長不超過1分鐘。而「複述」就是延長其壽命的重要途徑,使其保留至下一個階段。

有學者認為,當一些元素(例如數字、詞語或者圖片)同時進入短期記憶,它們會在回憶喚起時互相競爭,或者互相減弱。同時,新的內容會替換掉舊的內容,除非舊的內容因為複述或者受到注意而保持活躍。

在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中,有大量資訊以碎片的形式傳輸,而這些資訊通常非常重要,或是會議時間地點、任務核心要義、報告提交時間和形式等。內容大多不會太複雜,但很容易被遺忘。

「即時記錄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它允許我們在接受到資訊後不斷複述其內容,直至形成具有理論性框架、可用來臨時儲存和處理資訊的「工作記憶」(“working memory”)。

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:

  • 隨身攜帶口袋筆記本和筆,隨時記錄重要信息和想法。手寫的方式仍被視為更為嚴肅的方式,更易提升內容的重要性。
  • 使用手機備忘錄,大多數人現時更傾向使用數碼產品去記錄待辦事項。但需要留意,數碼產品容易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,當大量資訊同時出現在屏幕上且娛樂性較高時,待辦事項有可能被忽略。
  • 使用傳統的便簽紙。即便屏幕已經極大程度佔領辦公場景,但便簽紙仍佔據一席之地。將重要資訊,如待辦事項、公用帳戶信息等貼在電腦屏幕側邊,是最直觀、最便捷的方式之一。
  • 設置鬧鐘和提醒。在接受到需要長期記憶的資訊後,記錄下來之餘,可用鬧鐘設置複述提醒,每相隔同樣的時間對內容進行一次複述,以便在大腦內將資訊定期回顧和整理。

遺忘並非壞事,但記憶的有效性和優先次序有時很大程度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效率。

人總是在清楚知道下一步應該做什麼的時候,感到尤為自信;在大腦的記憶庫裡增添新知識的時候,感到滿足和愉悅。因為我們知道,在這些過程中,我們在減少感到慌亂的頻次,我們讓事情都變得有自己的節奏,我們的生活在進步。

返回網誌